鶚
A+醫(yī)學百科 >> 鶚 |
鶚,鳥名〖osprey〗。一種大型無害的鷹,世界許多國家都有,上體深褐色,下體大部純白,建有巨大的巢,常年復一年地使用,用盤旋和急降的方法捕食水中的魚。
鶚(Pandion haliaetus)
【中文俗名】 魚鷹 魚雕 亞巴拉格-額力女 魚鴻 吃魚鷹 魚江鳥
【拉丁文名】 Pandion haliaetus
【拉丁文目名】 CICONIIFORMES
【拉丁文科名】 Accipitridae
【拉丁文亞科名】 Pandioninae
【拉丁文屬名】 Pandion
【拉丁文種名】 haliaetus
【物種命名人及年代】 (Linnaeus, 1758)
【英文俗名】 Osprey
【保護等級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
【種群分類】
鳥綱,隼形目,鶚科,鷹屬,僅此1種。
【簡介】
體大、翅長的
鷹,體長約65公分(26吋),學名為Pandion haliaetus,生活在海濱和內陸的大面積水域中,捕魚為食。上體褐色,下體白色,頭上有白羽。
鶚飛越水面捕獵。先在獵物上方盤旋,然後伸腳向下沖去,先用鉤狀長爪抓魚,同時趾下的尖刺把魚抓牢,帶回棲息地食用。食後常拖著腳在水面低飛似乎在洗腳。
其繁殖范圍極廣,包括所有的大陸(除南美外,但冬天可在南美發(fā)現(xiàn))和南極洲。1947年以後在北美數(shù)量驟減,這是因DDT殘留物讓蛋殼變薄,但在1972年禁用該殺蟲劑後數(shù)量開始恢復。1910年左右,鶚在英倫島嶼絕跡,1959年代又以一個繁殖新種出現(xiàn),現(xiàn)已在蘇格蘭站穩(wěn)地位。
單獨或成群在高樹上、小島地上或懸崖突出處筑巢。巢的結構粗大,直徑達2公尺(6.6呎),由樹枝雜亂地建構而成。同樣的巢可當作好幾代的鳥巢來使用,所以越變越大。每窩產(chǎn)2~4枚具明顯斑點的白卵;孵化期5周左右,幼雛有絨羽,靠雙親餵養(yǎng),6~8周齡長成羽毛。
鶚是鶚科(Pandionidae)唯一的種,有時被納入隼形目(Falconiformes)鷹科(Accipitridae)的鶚亞科(Pandioninae)。
【外形特征】
雄鳥和雌鳥相似,體長約65厘米。頭頂和頸后羽毛白色,有暗褐色縱紋,頭后羽延長成為矛狀。上體和兩翅的表面均暗褐色,各羽都具棕色狹端,尾羽淡褐色。下體除胸部有棕褐色斑紋外,其余均為白色。幼鳥頭頂羽色較暗,下體余部有明顯的白色羽緣。腳趾有銳爪,趾底布滿齒,外趾能前后反轉,適于捕魚。 虹膜-黃色;嘴-黑色,蠟膜灰色;裸露跗蹠及腳-灰色。
【叫聲】
繁殖期發(fā)出響亮哀怨的哨音。巢中雛鳥見親鳥時發(fā)出大聲尖叫。
【生活習性】
通常棲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庫、河塘、海岸以及沼澤地帶。喜在海岸和島嶼的巖礁上筑巢。主要以捕捉各種魚類為食。一般在高空回翔或在水面上低飛窺伺魚類,偶爾在水上緩慢盤旋或振羽停在空中然后扎入水中。2~6月產(chǎn)卵,一般每窩產(chǎn)卵2~3枚.
【分布范圍】
除南美洲和南極洲外,分布遍于全世界。
【分布狀況】
分布廣泛但一般罕見。留鳥分布在中國多數(shù)地區(qū),夏候鳥于東北及西北。
【價值】
中醫(yī)傳統(tǒng)理論認為去鶚去掉羽毛及肉,取骨晾干,續(xù)筋接骨、消腫止痛。因此被利用。
參考
關于“鶚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