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名 雞蘇、香蘇、龍腦薄荷 、芥苴。
氣味 (莖、葉)辛、微溫、無毒。
主治 1、漏血促使煞費苦心,用水蘇煮汁一升服。
2、吐血、下血。用水蘇莖葉,煎汁服。
3、吐血咳嗽。用水蘇焙干研細(xì),每服一錢,米湯送下。
4、鼻血不止。用水蘇五合,香豉二俁,同搗爛,搓成小團,如棗核在、塞鼻孔中,鼻血即止。又方:水蘇二兩,防風(fēng)一兩,共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溫水送下。同時以水蘇葉塞鼻。又方:水蘇、生地典,等分為末,冷水送服。
5、鼻淵(按:鼻淵俗名腦漏,鼻中不斷流水、流膿,或膿中帶血)。用水蘇葉、麥站科、川 芎、桑白皮、炙黃芪、炙甘草、生地黃(焙),等分為末,加煉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人參湯送下。
6、風(fēng)熱頭痛(熱結(jié)上焦,致生風(fēng)氣,痰厥頭痛)。用水蘇葉五兩、皂莢(炙,去皮,去子)三兩、芫花(醋炒焦)一兩,共研為末。加煉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飯后服,荊芥湯送下。
7、突然耳聾。用水蘇葉生搗,棉裹,塞耳內(nèi)。
8、頭生白屑。用水蘇煮汗或燒灰淋汁洗頭。
蛇蟲咬佃。用水蘇研末,酒沖服。并以敷傷處。
附方 水蘇的主要功用在于理血下氣。
2011年1月19日 (三) 17:04 (CST)2011年1月19日 (三) 17:04 (CST)2011年1月19日 (三) 17:04 (CST)2011年1月19日 (三) 17:04 (CST)2011年1月19日 (三) 17:04 (CST)2011年1月19日 (三) 17:04 (CST)
水蘇 Stachys japonica
屬種: Stachys japonica
屬名: 水蘇屬 Stachys
科名: 唇形科 Labiatae
屬種名定名: Stachys japonica Miq.
[ 形態(tài)特征與分布 ]
水蘇
Stachys japonica Miq.
多年生草本,高15-60(80)厘米。根狀莖長,橫走。莖直立,棱上疏生倒生刺毛或近無毛,節(jié)部毛較多。葉有柄,長1-2.5厘米;葉片卵狀長圓形,長4.5-12厘米,寬1.5-2厘米,基部截形,圓形或微心形,有時稍斜截形,先端鈍尖至漸尖,邊緣具圓鋸齒,、兩面近無毛,苞葉與葉同型,向上漸小。輪傘花序多輪,每輪6花,于莖頂或分枝頂端集成穗狀花序,苞片線形,長3毫米,邊緣有纖毛;花萼鐘形,長約7毫米,外被腺毛,萼齒5,具刺尖,花冠紫紅色,長1-1.2厘米,花冠筒稍超出花萼,里面有毛環(huán),上唇較短,直伸,外面密生腺毛,下唇3裂,中裂片較大;雄蕊4,花絲中部有毛,藥室平叉開,花柱先端2裂,裂片相等,鉆形。小堅果卵形,無毛。
生于濕地。分布于我國河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南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等省區(qū),俄羅斯、日本也有分布。
全草人藥,民間用治百日咳、扁桃體炎、咽喉炎等癥。
參考
更多醫(yī)學(xué)百科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