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葉眼樹蓮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小葉眼樹蓮 | 中藥圖典 |
小葉眼樹蓮 Xiǎo Yè Yǎn Shù Lián |
|
---|---|
別名 | 上樹木、瓜子金、紐扣藤、上鱉木 |
功效作用 | 清熱涼血;養(yǎng)陰生津。主高熱傷津;口渴欲飲;目赤腫痛 |
英文名 | Smallleaf Dischidia |
始載于 | 《海南植物志》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胃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 |
藥性 | 涼 |
藥味 | 苦 |
【出處】 始載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【拼音名】 Xiǎo Yè Yǎn Shù Lián
【英文名】 Smallleaf Dischidia
【別名】 上樹木、瓜子金、紐扣藤、上鱉木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小葉眼樹蓮的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ischidia minor (Vahl) Merr[Callyris minor Vahl]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曬干或鮮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附生肉質(zhì)藤本。節(jié)上生根。葉對生;葉柄長約1mm;葉片圓形,長和寬約1cm綠白色,無毛;葉脈不明顯。聚傘花序腋生;花序梗極短;花萼裂片5,卵圓形,長和寬0.5mm,無毛;花冠白色或黃白色,壇狀,花冠喉部被長柔毛,裂征5,卵狀三角形,長1mm,寬0.5mm,中部加厚;副花冠裂片錨狀,比合肥市蕊柱短,先端2裂面下彎;花粉塊長圓狀,直立,花粉塊柄先端膨大;子房無毛,柱狀基部五角形,先端具尖頭。蓇葖披針狀圓柱形,長達4cm,直徑約5mm。種子先端具白色絹質(zhì)種毛?;ㄆ?-5月,果期5-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林谷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廣東、云南、貴州、海南等。
【性味】 味微苦;性涼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涼血;養(yǎng)陰生津。主高熱傷津;口渴欲飲;目赤腫痛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各家論述】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葉:有清熱涼血,養(yǎng)陰生津的功能。
【摘錄】 《中華本草》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小葉眼樹蓮”條目 http://www.wanqianlive.com/w/%E5%B0%8F%E5%8F%B6%E7%9C%BC%E6%A0%91%E8%8E%B2 轉(zhuǎn)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小葉眼樹蓮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