飽飯花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飽飯花 | 中藥圖典 |
飽飯花 Bǎo Fàn Huā |
|
---|---|
別名 | 小葉珍珠花、烏飯子、米飯花 |
功效作用 | 強(qiáng)筋益氣,消腫。治筋骨酸軟,四肢無力。 |
英文名 | |
始載于 | 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|
藥味 | 酸、甘 |
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飽飯花
【拼音名】 Bǎo Fàn Huā
【來源】 杜鵑花科飽飯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,以枝葉、果實(shí)入藥。
【生境分布】 四川。
【性味】 枝葉:苦,平。
果:酸、甘,平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 枝葉:主治偏頭痛。
果實(shí):強(qiáng)筋益氣。主治筋骨酸軟,四肢無力。
【用法用量】 枝葉3~5錢;果1~2錢,水煎服或燉肉服。
【摘錄】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飽飯花
【出處】 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 Bǎo Fàn Huā
【別名】 烏飯子、米飯花(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)
【來源】 為杜鵑花科植物小葉珍珠花的果實(shí)。6~8月采收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灌木,高10~30厘米。根棕色。莖直立,枝條細(xì),老枝黑灰色,被毛,幼枝帶紫色,密被毛。單葉互生:革質(zhì);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3~5.5厘米,邊緣具銳利的針狀鋸齒,上面深綠色,僅中脈有毛,下面綠色,有白柔毛,脈上更密;葉柄帶紅色,被柔毛。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密被白柔毛;苞片橢圓形,邊緣略有鋸齒;花萼淺杯狀,有毛,5裂;花冠管壺狀,白色或帶淡紅色,5裂片,先端向外反卷;雄蕊10,生花冠管基部,花絲有長(zhǎng)毛;雌蕊1,子房下位,柱頭頭狀。漿果,近球形,紫色?;ㄆ?~5月。果期6~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于山坡林中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【性味】 酸甘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 強(qiáng)筋益氣,消腫。治筋骨酸軟,四肢無力。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1~2錢;或燉肉。
【摘錄】 《中藥大辭典》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飽飯花”條目 http://www.wanqianlive.com/w/%E9%A5%B1%E9%A5%AD%E8%8A%B1 轉(zhuǎn)載請(qǐng)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飽飯花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