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唇馬先蒿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大唇馬先蒿 | 中藥圖典 |
大唇馬先蒿 Dà Chún Mǎ Xiān Hāo |
|
---|---|
別名 | |
功效作用 | 清熱;解毒;利濕。主痢疾;腹瀉;肝炎尿路感染 |
英文名 | |
始載于 |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平 |
藥味 | 甘、苦 |
【藥名】大唇馬先蒿
【漢語拼音】da chun ma xian hao
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】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.subsp.labellata(Jacq.) Tsoong
【科屬分類】玄參科
【拉丁文名】Herba Pedicularidis Rhinan-thoidis.
【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】生于海拔3000-4500m的山谷潮濕處和高山草甸中。
【采收和儲藏】夏季采收,曬干。
【資源分布】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動植物形態(tài)】磊唇馬先蒿 多年生草本,高15-30cm。根肉質(zhì)。莖多條從基部發(fā)出。基生葉成叢,有長柄,柄長2-5cm;葉片披針狀長圓形,羽狀全裂,裂片9-12對,卵形,邊緣有銳齒;莖生葉少,柄短??偁罨ㄐ蚨?;苞片葉狀,無毛或有疏毛;花萼長卵形,齒5,后方1枚較小,全緣,其余的基部狹縮,上部卵形且有鋸齒;花冠玫瑰色,筒長于萼1倍,盔上喙多少膝狀屈曲向前,喙長達(dá)8-10mm,常作S形卷曲,下唇寬2.5-3cm,基部寬心形,伸到筒的后方,側(cè)裂大于中裂1倍;雄蕊著生于筒端,前方1對花絲有毛。蒴果披針狀卵形,有小凸尖。種子卵圓形,有網(wǎng)紋?;ㄆ?-8月。
【生藥材鑒定】性狀鑒別 根肉質(zhì),莖葉皺縮。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披針狀矩圓形,羽狀全裂,裂片緣有銳齒。苞片葉產(chǎn)太;花萼長卵狀,全緣;花冠玫瑰色。蒴果披針狀卵形,有小凸尖。氣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】味甘;苦;性平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。
【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大唇馬先蒿”條目 http://www.wanqianlive.com/w/%E5%A4%A7%E5%94%87%E9%A9%AC%E5%85%88%E8%92%BF 轉(zhuǎn)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大唇馬先蒿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