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蒟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假蒟 | 中藥圖典 |
假蒟 Jiǎ Jǔ |
|
---|---|
別名 | 蛤藥、釀苦瓜、封口好、畢撥子、假荖、蛤荖、假蔞、豬撥菜、蛤蔞、山蔞、大柄蔞、馬蹄蔞、蓽撥、巴巖香、蛤蒟、不撥子、木柄蔞、蓽撥子、鉆骨風(fēng)、臭蔞 |
功效作用 | 祛風(fēng)散寒;行氣止痛;活絡(luò);消腫。主風(fēng)寒咳喘;風(fēng)濕痹痛;脘腹脹滿;泄瀉痢疾;產(chǎn)后腳腫;跌打損傷 |
英文名 | Root of Sarmentose Pepper, Sarmentose Pepper Herb |
始載于 | 《生草藥性備要》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心經(jīng)、肺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 |
藥性 | 溫 |
藥味 | 苦 |
《中藥大辭典》:假蒟
【出處】 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【拼音名】 Jiǎ Jǔ
【別名】 蛤藥、釀苦瓜、封口好、畢撥子(《生草藥性備要,),假荖、蛤荖(《嶺南采藥錄》),假蔞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豬撥菜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蛤蔞,山蔞、大柄蔞、馬蹄蔞、蓽撥、巴巖香(《廣西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 為胡椒種植物假蒟的根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禿凈灌木或亞灌木。莖基部匍匐狀,上部直立或攀援,節(jié)膨大。葉互生,近膜質(zhì),闊卵形或近圓形,長約7~12厘米,寬約5~10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,全緣;綠色;主脈5~7條,細(xì)脈網(wǎng)狀;葉柄長1~3厘米。花小,單性異株;穗狀花序于莖端葉腋間抽出,雄花序長約2.5厘米,雌花序長6~8毫米;花序柄長1~2.5厘米;苞片盾狀,與中軸合生,直徑約6毫米;無花被,花柱3~5枚,最初不大凸起,最后外彎。漿果密集成桑椹狀,青色。花期秋季。果期秋、冬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園林或樹林中半陰處。分布我國南部。
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治牙痛,洗爛腳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洗痔瘡。"
③《嶺南采藥錄》:"和雞卵煮食之,能療瘧疾。凡患血箭瘡,搗敷之。理腳氣癥,水煎內(nèi)服外洗。"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鮮用3~5錢。外用:搗敷或煎水洗。
【附方】 治齲齒痛:假蔞根五錢。水煎含漱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
【摘錄】 《中藥大辭典》
《中華本草》:假蒟
【出處】 出自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【拼音名】 Jiǎ Jǔ
【英文名】 Root of Sarmentose Pepper, Sarmentose Pepper Herb
【別名】 蛤蒟、不撥子、假荖、蛤荖、假蔞、蛤蔞、木柄蔞、蓽撥子、豬撥菜、蛤蔞、鉆骨風(fēng)、臭蔞、山蔞、馬蹄蔞。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莖、葉或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iper sarmentosum Roxb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耳恭聽凈,鮮用或陰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假蒟 多年生葡匐草本,揉之有香氣。莖節(jié)膨大,常生不定根。葉互生,近膜質(zhì),吸腺點(diǎn),下部的葉闊卵形或近圓形,長7-14cm,寬6-13cm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或近截形,葉脈7條;上部的葉小,卵形至卵狀披針形;葉柄長1-5cm。花單性,雌雄異株,無花被;穗狀花序;雄花序長1.5-2cm,直徑2-3mm,苞片扁圓形,直徑0.5-0.6mm,雄蕊2枚;雌花序長6-8mm,果期延長達(dá)2.5cm;苞片稍大,柱頭3-5。漿果近球形,具角棱,直徑2.5-3cm,下部嵌生于序軸中。花期夏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谷密林中或村旁濕潤處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及西藏南部等地。
【性狀】 性狀鑒別 莖枝圓柱形,稍彎曲,表面有細(xì)縱棱,節(jié)上有不定根。葉多皺縮,展平后闊卵形或近圓形,長6-14cm,寬5-13cm,基部淺心形,上面棕綠色,下面灰綠色,有細(xì)腺點(diǎn),葉脈于葉背明顯突出,7條,脈上有極細(xì)的粉狀短柔毛,最上1對葉脈離基從中脈發(fā)出;葉柄長2-5cm,葉鞘長度約為葉柄之半。有時(shí)可見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。氣香,味辛辣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 葉含a-和Y-細(xì)辛腦(asarone),細(xì)辛醚(asaricinI),1-烯丙基二甲氧基-3,4-亞甲二氧基苯(1-allyl-2,6-eimethoxy-3,4-methylenedioxybenzene),氫化桂皮酸(hydrocinnamic acid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。
【性味】 苦;性溫
【功效與作用】 祛風(fēng)散寒;行氣止痛;活絡(luò);消腫。主風(fēng)寒咳喘;風(fēng)濕痹痛;脘腹脹滿;泄瀉痢疾;產(chǎn)后腳腫;跌打損傷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【附方】 治齲齒痛:假姜根五錢。水煎含漱。(《廣西中草藥》)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治牙痛,洗爛腳。
2.《本草求原》:洗痔瘡。
3.《嶺南采藥錄》:和雞卵煮食之,能療瘧疾。凡患血箭瘡,搗敷之。理腳氣癥,水煎內(nèi)服外洗。
4.《野生藥植圖說》:煎水洗滌潰瘍、惡瘡。
【摘錄】 《中華本草》
|
關(guān)于“假蒟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