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樞/玉版第六十
醫(yī)學(xué)電子書 >> 《靈樞》 >> 玉版第六十 |
黃帝曰:余以小針為細物也,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,下合之于地,中合之于人,余以為過針之意矣,愿聞其故。岐伯曰:何物大于天乎?夫大于針者,惟五兵者焉,死之備也,非生之具。且夫人者,天地之鎮(zhèn)也,其不可不參乎?夫治民者,亦唯針焉。夫針之與五兵,其孰小乎?
黃帝曰:病之生時,有喜怒不測,飲食不節(jié),陰氣不足,陽氣有余,營氣不行,乃發(fā)為癰疽。陰陽不通,兩熱相搏,乃化為濃,小針能取之乎?岐伯曰:圣人不能使化者為之,邪不可留也。故兩軍相當(dāng),旗幟相望,白刃陳于中野者,此非一日之謀也。能使其民令行,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,非一日之教也,須臾之得也。夫至使身被癰疽之病,膿血之聚者,不亦離道遠乎?夫癰疽之生,膿血之成也,不從天下,不從地出,積微之所生也,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,愚者遭其已成也。
黃帝曰:其已形,不予遭,膿已成,不予見;為之奈何?岐伯曰:膿已成,十死一生,故圣人弗使已成,而明為良方,著之竹帛,使能者踵而傳之后世,無有終時者,為其不予遭也。
黃帝曰:其已有膿血而后遭乎?不導(dǎo)之以小針治乎?岐伯曰:以小治小者,其功小,以大治大者,多害,故其已成膿血者,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。
黃帝曰:多害者其不可全乎?岐伯曰:其在逆順焉。黃帝曰:愿聞逆順。岐伯曰:以為傷者,其白眼青,黑眼小,是一逆也;內(nèi)藥而嘔者,是二逆也;腹痛渴甚,是三逆也;肩項中不便,是四逆也;音嘶色脫,是五逆也。除此五者,為順矣。
黃帝曰:諸病皆有逆順,可得聞乎?岐伯曰:腹脹、身熱、脈大,是一逆也;腹鳴而滿,四肢清泄,其脈大,是二逆也;衄而不止,脈大,是三逆也;咳而溲血脫形,其脈小勁,是四逆也;咳脫形,身熱,脈小以疾,是謂五逆也。如是者,不過十五日而死矣。
其腹大脹,四末清,脫形,泄甚,是一逆也;腹脹便血,其脈大,時絕,是二逆也;咳溲血,形肉脫,脈搏,是三逆也;嘔血,胸滿引背,脈小而疾,是四逆也;咳嘔,腹脹且飧泄,其脈絕,是五逆也。如是者,不及一時而死矣。工不察此者而刺之,是謂逆治。
黃帝曰:夫子之言針甚駿,以配天地,上數(shù)天文,下度地紀,內(nèi)別五臟,外次六腑,經(jīng)脈二十八會,盡有周紀。能殺生人,不能起死者,子能反之乎?岐伯曰:能殺生人,不能起死者也。黃帝曰:余聞之,則為不仁,然愿聞其道,弗行于人。岐伯曰:是明道也,其必然也,其如刀劍之可以殺人,如飲酒使人醉也,雖勿診,猶可知矣。
黃帝曰:愿卒聞之。岐伯曰:人之所受氣者,谷也。谷之所注者,胃也。胃者,水谷氣血之海也。海之所行云氣者,天下也。胃之所出氣血者,經(jīng)隧也。而隧者,五臟六腑之大絡(luò)也,迎而奪之而已矣。
黃帝曰:上下有數(shù)乎?岐伯曰:迎之五里,中道而止,五至而已,五往而臟之氣盡矣,故五五二十五,而竭其輸矣,此所謂奪其天氣者也,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者也。黃帝曰:愿卒聞之。岐伯曰:窺門而刺之者,死于家中;入門而刺之者,死于堂上。黃帝曰:善乎方,明哉道,請著之玉版,以為重寶,傳之后世,以為刺禁,令民勿敢犯也。
玉版第六十注釋
①五兵:指五種兵器。
②天地之鎮(zhèn):鎮(zhèn),是最重要的意思。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間最重要的。
③兩軍相當(dāng):當(dāng),是敵對的意思。
④踵:繼承的意思。
⑤肩項中不便:手三陽經(jīng)過肩,手足三陽及督脈經(jīng)過項,現(xiàn)在肩項活動不便,說明陽經(jīng)受損。
⑥音嘶色脫:有兩種說法,一種認為心主言,心合脈,其容為色,音嘶色脫是心傷的表現(xiàn)。另一種說法認為音嘶是肺衰的表現(xiàn),色脫為五臟衰的表現(xiàn)。
⑧駿:這里是大的意思。
⑨地紀:地理的意思。
⑩經(jīng)脈二十八會:指手足十二經(jīng)脈,左右共二十四脈,加陰嬌、陽嬌、任督二脈共二十八條。
周紀:指經(jīng)脈運行都有一定的循行走向交匯的地方。
里:手陽明大腸經(jīng)穴位,在肘上三寸,是古今醫(yī)家公認禁刺的部位。
窺門而刺:門,是氣血出入的門戶;窺,淺的意思。
入門而刺:指深刺的意思。
玉版第六十參考白話譯文
黃帝說:我認為小針是一種極其細小的東西,你卻說它上合于天,下合于地,中合于人,你是否夸大了針的作用?請你講一講其中的道理。岐伯說:有什么東西能比針大呢?比針大的,有刀、劍、矛、矢、戟這五種兵器。但這五種兵器,是為殺人所準(zhǔn)備的,并不是說用來治病救人的。人是天地萬物之中最寶貴最重要的,與天地相參!治療民眾的疾病,針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。針和五種兵器的作用誰大誰小,不是顯而易見了嗎?
黃帝說:疾病初發(fā)時,是由于喜怒無常、飲食不節(jié)引起的,導(dǎo)致陰氣不足,陽氣有余,營氣運行不暢,營氣淤滯不行與陽熱互結(jié)而發(fā)為癰疽。再進一步發(fā)展,則由于陰陽不調(diào),營氣淤滯所生之邪熱與體內(nèi)有余之陽熱相互搏結(jié),令肌肉腐敗,化為膿液,這樣的病能用小針來治療嗎?岐伯說:高明的醫(yī)生診斷出了這種病,就會及早進行治療并使其不至于化膿,不讓邪氣長久地留滯在人體內(nèi)。比如兩軍交戰(zhàn),雙方都看到對方旗幟林立,刀光劍影遍布原野,這并不是在一天之內(nèi)就能策劃而成的。能使臣民做到有令必行,有禁必止;能使兵卒們勇往直前,沖鋒陷陣,不怕犧牲,也并不是一天就能教導(dǎo)出來和一會兒工夫所能得到的結(jié)果。等到身體己患有癰疽,膿血已經(jīng)形成時才想到用針治療,這不是遠離養(yǎng)生防病之道了嗎?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癰疽的發(fā)生,膿血的形成,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,也不是從地里冒出來的,是由微小的病邪逐漸發(fā)展而形成的。所以高明的醫(yī)生,在癰疽沒有形成之前,就進行預(yù)防;愚笨的人不知道養(yǎng)生防病,就只有遭受疾病帶來的痛苦了。
黃帝說:癰疽已經(jīng)形成,而事先又沒有預(yù)見到,膿已經(jīng)形成,事先也沒有觀察出來,應(yīng)該怎么辦呢?岐伯說:癰疽膿已形成的,九死一生。所以高明的醫(yī)生能早期診斷,及時治療,不使癰疽形成化膿,并且將有效的治療方法記載在竹帛上,使后人能夠?qū)W習(xí)繼承弘揚光大,并將其世代相傳下去,不至于失傳,為的是使人們不再遭受癰疽的痛苦。
黃帝說:癰疽已經(jīng)化膿之后,就會危及生命,可以用小針導(dǎo)流放膿嗎?岐伯說:如果用小針治療效果顯著,如果用大針治療又恐產(chǎn)生不良后果,所以癰疽膿血已經(jīng)形成的,只有用砭石或鈹針,挑破癰疽,排出膿液,才能取得好的療效。
黃帝說:如果癰疽化膿惡化,還能治好嗎?岐伯說:這主要是由癰疽的順逆來決定。黃帝說:我想聽聽順逆的情況。岐伯說:患癰疽病的人,白睛青黑,眼變小,是逆癥之一;服藥即嘔吐的,是逆癥之二;腹痛而且口渴嚴重的,是逆癥之三;肩項轉(zhuǎn)動不靈便的,是逆癥之四;聲音嘶啞,面無血色的,是逆癥之五。除了這五種情況,其他的便是順癥了。
黃帝說:所有疾病都有逆順的情況,你能說給我聽聽嗎?岐伯說:腹脹滿,身熱,脈小,是逆癥之一;腹脹滿而腸鳴,四肢逆冷,泄瀉,脈大,是逆癥之二;衄血不止,脈大,是逆癥之三;咳喘而尿血,形體消瘦,脈小而強勁,是逆癥之四;咳嗽形體消瘦,身發(fā)熱,脈小而疾數(shù),是逆癥之五。如果出現(xiàn)以上五種逆癥情況,那么不超過十五天人就會死亡。
病人腹部脹大,四肢逆冷,形體瘦削,泄瀉嚴重,是一逆;腹部脹大,大便下血,脈大而時有間歇,是二逆;咳嗽而尿血,形肉瘦脫,脈堅搏指有力,真臟脈見,是三逆;嘔血,胸部脹滿,牽引后背,脈小而且疾數(shù),真元大虧,是四逆;咳嗽、嘔吐,腹部脹滿,而泄瀉不止,完谷不化,脈不至,這是五逆。凡出現(xiàn)以上五種逆癥的,不到一晝夜人就會死亡。如果醫(yī)生不仔細審察,認真鉆研這些危急癥狀,而輕易地用針刺治療,就叫做逆治。
黃帝說:先生曾經(jīng)說針的作用很大,能與天地相參,上合天文,下應(yīng)地理,與自然界變化的規(guī)律也相適應(yīng)。在人體方面,內(nèi)則分別與五臟相關(guān)聯(lián),外則依次與六腑相貫通,并能疏通十二經(jīng)脈,宣導(dǎo)氣血,使經(jīng)脈循行暢通。但有的人用針能刺死活人,卻不能使死人回生,你能告訴我針術(shù)可使人起死回生而又不傷害人的道理嗎?岐伯說:不會用針的人,能用針刺死活人,卻不能使死人復(fù)活。
黃帝說:我認為這太不仁德了,但是想聽聽其中的道理,不要再妄施于人。岐伯說:這是很清楚的道理,也是很明顯的結(jié)果,就像刀劍可以殺人,飲酒過多可以醉人一樣,這個道理不用細究,就可以明白。
黃帝說:我愿聽你詳細地講一講。岐伯說:人所稟受的精氣,來源于水谷,水谷注入胃,所以把胃稱為水谷氣血之海。由于天氣的作用,使海水上升為云,下降為雨,胃所化生的氣血,要隨著十二經(jīng)的經(jīng)隧流動,如果在這些經(jīng)絡(luò)的要害部位,迎其經(jīng)氣針刺而泄,則會劫奪真氣,誤治殺人。
黃帝說:上下手足各條經(jīng)脈,有一定的禁刺范圍嗎?岐伯說:若誤用迎而奪之的泄法,針刺手陽明大腸經(jīng)的五里穴,就會使臟氣運行到中途而止。每臟的真氣,大約是五至而已,所以如果是連續(xù)迎奪五次,則一臟的真氣即泄盡;連續(xù)迎奪二十五次,則五臟輸注的真氣都會泄盡而竭絕。這里所謂劫奪人的真氣,絕其性命,使其短壽,并不是針本身的罪過,而是由于不知道禁刺的人誤刺的結(jié)果。黃帝說:我愿聽你更詳細的講講其中的道理。岐伯說:如果在氣血出入門戶的要害部位妄行針刺,刺得淺則使病人回到家中才死亡;刺得深則會使病人當(dāng)即死在醫(yī)者的堂上。黃帝說:你講得很完善,道理也很清楚,請把這些刻錄在玉版上,作為珍寶收藏,以留傳后世,作為針刺治療的禁戒,使人們提高警惕,不再違犯。
衛(wèi)氣失常第五十九 | 五禁第六十一 |
關(guān)于“靈樞/玉版第六十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